每2~3分钟就有1名中国人死于胃癌
胃癌在全世界范围内是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是中国的第二大常见肿瘤。据世界卫生组织癌控项目的统计数据,全球每年死于癌症的患者高达700万,其中死于胃癌的患者占了70万例。中国抗癌协会理事兼胃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天津肿瘤医院胃肠肿瘤科主任梁寒教授介绍:“全球每年934,000新发病例,42%(近40万)的新发病例数在我国,胃癌在我国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约每2~3分钟就有1名中国人死于胃癌。相比其他国家,中国的胃癌形势更加严峻。”
胃癌正向中青年伸出“魔掌”
近年来,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胃癌发病的年轻化趋势也非常值得关注。
胃癌发病的高峰年龄在50岁~80岁,但这并不意味着胃癌离年轻人很遥远。从临床来看,中青年人的胃癌发病率增加迅速。近5年来,19岁至35岁的青年人胃癌发病率比30年前翻了一番。
胃疼——中国人普遍不关心!
生活中,胃痛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似乎没啥大问题,但一检查出胃癌,恐怕就有天塌的感觉。“胃痛”离“胃癌”到底有多远? 很多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胃痛经历,但同时很多人都不去在意,自行到药店买点药,吃后缓解了,也就忘了。平时再加上饮食不注意,工作压力大,还难免又复发或病情加重的情况。所以,胃疼、胃区不适或消化道不适的时候,应该及时去医院做胃镜、钡透、CT、彩超及脱落细胞、大便潜血等实验室检查,搞清到底是何原因。 尽管许多人的胃疼就是一般性胃炎,但最后发展成胃癌的亦不在少数。胃炎的胃痛和胃癌早期的胃痛并没有明显的区别。这就提醒有胃病家族史、又反复出现胃痛症状的人,应提高警惕。而那些生活无规律、工作紧张繁忙,且长期吃腌制品或发霉食物的人,更应及时体检,进行排查。 需要指出的是,胃溃疡、萎缩性胃炎、胃息肉等某些慢性胃病目前已被公认为癌前期病变。这也给人们敲醒了警钟,我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都很年轻,正值干事业,享受生活的大好时间,自己很清楚有胃炎,但大多不很在意,年轻是好有资本,也有健康的资本。有人说,我哪有时间啊!我没钱!还有就是根本不注意。这也是可以理解的现在的生活压力是有,但是平时我们多注意一些饮食营养保健,善待自己,善待生活。提醒:出现胃痛,要做以下检查:第一是胃镜的检查,第二个是上消化道的X线钡餐透视检查,第三个是上腹部的CT检查,第四个上腹部的彩超检查,最后一个就是大便的潜血检查。 这五个检查中胃镜检查是最准确的,也是首选的检查,因为胃镜可以直接深入到胃腔内,有一些什么变化可以看出来。其次可以取出一些活组织做病理学检查。 上消化道的X线钡餐检查也是一个最常用的检查,但对医生的技术有较高的要求。 CT和彩超的检查,除了看胃壁本身的变化外,还要看胃和周围器官的一些关系。对制定手术方案是非常有好处的。但是价格比较贵。 大便潜血检查是一项比较古老的检查方法,它价格便宜、没有任何痛苦,并且可以比较早期的发现整个消化系统的一些病变。如果便潜血阳性了,肯定消化系统哪个部位出血了。再具体的找哪个部位,就有一定的针对性了。 得了胃炎不必太担心 心理恐慌更易致癌 针对“从胃炎到胃癌到底有多远”的问题,郑大一附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陈玉龙说:“十万八千里。” “癌变有20多种因素,仅仅归结于幽门螺旋杆菌,是片面的。医学认为不单单是什么病菌导致什么病,而且与环境、心理等各种因素密切相关。”陈玉龙说,有位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因肠化伴不典型增生担心癌变,20年中做过40次胃镜,仍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变是多因素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不是唯一因素。 在消化内科门诊,很多胃炎患者惶恐地询问“会不会发展到胃癌”。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到底多久可以引起癌变?癌变率有多高?这个问题就像乙肝病毒感染多久可能引起原发性肝癌一样不好回答。但癌变率即便不高,对每一个感染者来说却被认为是完全有可能的。对胃癌的担心,导致他们出现抑郁、焦虑、躯体形式障碍甚至自杀。陈玉龙说,从这个层面来讲,心理障碍的危害要大于幽门螺旋杆菌的危害。
胃癌预防 专家建议生吃大蒜 胃癌的发病原因至今还不清楚。一般认为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和遗传有关,一些慢性良性胃部疾患,例如胃息肉、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及恶性贫血等,也有演变成胃癌的可能。此外,食物变质或烹调不当,地理条件、空气、水源、环境污染、粉尘和毒物接触等也与胃癌发病有关。 专家特别提到,多种研究提示胃癌和饮食习惯有直接关系。盐渍食品、腌制食品、霉变食品都被认为是胃癌的危险因素。而吃哪种食物对预防胃癌有好处呢?专家肯定的指出多吃大蒜对胃有保护作用。我国胃癌高发地区的其中之一是山东省临朐县,但与该县距离不远的另外一个县胃癌死亡率仅为临朐县的十分之一。经调查得知,这个县的居民经常吃大蒜,年人均大蒜摄入量为临朐县的6倍。 大蒜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是大蒜素,但专家强调,大蒜必须生吃才有预防作用,熟吃或腌制着吃效果不佳。 此外,多进食新鲜蔬菜,加强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的摄入,对预防胃癌也有帮助。 提醒: 胃癌的预防重点在饮食方面: ■避免进食粗糙食物。 ■少吃或不吃腌制及熏制食品。 ■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多饮牛奶。 ■少吃烟熏、油炸和烘烤食物。 ■改进饮食习惯和方式:要按时进食,避免暴饮暴食;食物不能过烫,进食不宜过快;进食时情绪愉快,心情开朗;不饮烈酒,不抽烟。 ■如有上腹不适症状及时到医院就医。
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好发年龄正好处于进入长寿的重要“关口”50--60岁之际,所以是人类跨入古稀之年的“拦路虎”。
胃癌患者胃大部或全胃切除术后,既应注意营养的补充,同时还必须结合患者自身对饮食耐受情况及胃容量酌情调整进食量及种类。总之,膳食要营养丰富且易消化。
一般情况下,患者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少食多餐
因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仅残留小部分胃或全胃切除后空肠间置代胃,进食容受量比原来明显减少,只有增加餐数,才能弥补食量不足,满足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求。
因此患者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进食时间规律,定时定量进餐,坚持少食多餐,以每天5--6餐为宜。主食与配菜应选软烂且易于消化的食物。千万不可暴饮暴食。
2. 多食鱼肉
术后初期应按照水分、清流、流食、半流、软食、普食顺序进食。流质饮食以米汤、蛋汤、菜汤、藕粉为宜,应避免会诱使肠胀气的食物。半流质饮食应选择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新鲜易消化的食物。
动物性蛋白最好的来源是鱼类,因为鱼类不仅蛋白质含量丰富,氨基酸的组成与相互之间的比值都与人体相近,鱼蛋白的利用率可达96%,鱼的脂肪含不饱和脂肪酸较高,且易为人体消化吸收,所以我们鼓励多食鱼类,如黄花鱼、鲫鱼等。
进普通饮食后应多食蔬菜、水果等含纤维素高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促进毒素排泄。
3. 少食甜食
① 糖摄入过多,易引起高渗性倾倒综合症(胃切除术后引起的进餐后的不适症状)。因此,糖类应适当控制,糖类供能应占总热量的50--60%,避免摄入过甜食物,应以淀粉类食物为主。
② 脂肪供能不超过总能量的35%,避免食用畜肉脂肪,应选择易消化吸收的脂肪,如植物油、奶油、蛋黄等。少数患者术后若发生脂肪痢(指腹泻时拉出大量脂肪颗粒),应减少脂肪摄入量。
③ 应补充高蛋白饮食,选择易消化、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的食物,如鱼、鸡蛋、虾、瘦肉、豆制品等,蛋白质供能占总能量的15--20%,如一个体重70公斤的人,每天可摄入蛋白质70--140克。
4. 细嚼慢咽
术后胃的研磨功能缺乏,所以牙齿的咀嚼功能应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对于较粗糙不易消化的食物,应细嚼慢咽。如要进食汤类或饮料,应注意干稀分开,并尽量在餐前或餐后30分钟进汤类,以预防食物过快排出影响消化吸收。
进餐后应侧卧位休息以延长食物的排空时间,使其完全消化吸收。
患者术后的进食会受到限制,最重要的是在了解自己身体变化的基础上,不要过分恐慌,保持精神愉悦,尽情享受食物带来的乐趣。
5. 预防贫血
适当选用动物肝脏、新鲜蔬菜等,以提高各种维生素、矿物质的获取量。需要注意的是,胃癌手术后,患者易发生缺铁性贫血,因此可适当食用瘦肉、鱼、虾、动物血、动物肝、蛋黄、豆制品以及大枣、绿叶菜、芝麻酱等富含蛋白质与铁质的食品,防止贫血。
6. 食物禁忌
① 食生冷、过热、粗硬食物。
② 忌吃辛辣刺激性强的调味品,如胡椒、芥末等。
③ 严禁饮烈性酒、浓茶等刺激性食物。
④ 避免过油及过于粗糙的食物,如炸鸡、油条等油炸食物。
湖北省抗癌协会 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肿瘤医院/武汉市洪山区卓刀泉南路116号 电话:027-87670019 E-mail:guanhj3@163.com
鄂ICP备19003833号-1 技术支持:京伦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