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2日至24日,由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主办、湖北省肿瘤医院承办的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会议在湖北省武汉市圆满举行。 本次大会邀请了国内著名病理专家、青年学者进行学术讲座及交流,致力于推动淋巴瘤、甲状腺癌、分子病理等亚专科肿瘤病理诊断、检测及技术质控的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同期与湖北省癌症中心联合举办了《消化道癌筛查内镜-病理联合诊断能力提升培训班》,并召开了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全体委员第三次会议。 2024年11月22日17时举行了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委会第五届全体委员第三次会议,各位委员针对2024年度专委会工作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就“分子病理培训”、“规范化病理诊断培训”、“亚专科及专项培训”、“技术培训”、“实验室管理及质控”、“人员管理培训”等议题踊跃发言,提出了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岳君秋主任委员、柯昌庶副主任委员、杨桂芳副主任委员、袁静萍副主任委员和夏和顺名誉主委对本次全委会议题进行发言和总结,期望湖北在肿瘤病理领域能够形成独特的地域特色,并致力于推动湖北肿瘤病理事业走向前沿。 11月23日早上8:00学术会议正式召开,开幕式上,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委会主任委员、湖北省肿瘤医院病理科主任岳君秋主任医师热忱欢迎所有与会专家参加本次学术会议,期待大家满载而归。湖北省肿瘤医院病理科夏和顺主任医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病理科王国平教授和湖北省抗癌协会理事长魏少忠院长向会议表达了热烈的祝贺,对肿瘤病理专委会的历年工作成绩表示高度肯定,十分认可病理与内镜联合诊断培训的重要性,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上午的淋巴瘤专题部分,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王哲教授详尽阐述了TFH来源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分子学改变;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李小秋教授依据第5版WHO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分类,系统总结了发生于头颈区黏膜的常见淋巴瘤类型,并就其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分子特征及临床特征进行了精彩的阐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病理科敖启林教授介绍了几种特殊惰性淋巴瘤,对儿童结内边缘区淋巴瘤、儿童型滤泡性淋巴瘤及十二指肠型滤泡性淋巴瘤等类型逐一进行了详尽讲解;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病理科潘华雄教授在讲解边缘区淋巴瘤病理诊断内容时着重强调,边缘区淋巴瘤缺乏特征性免疫表型,在诊断过程中需与含有滤泡结构及浆细胞分化的病变加以鉴别;湖北省肿瘤医院淋巴内科黄英丹教授从临床实践角度出发,分享了不同类型淋巴瘤在临床治疗上的决策选择。 在淋巴瘤专题讨论环节,肿瘤病理专委会常委、武汉市第一医院病理科冯燕教授与肿瘤病理专委会常委、襄阳市中心医院病理科向春香教授对本环节的各项内容进行了总结讨论,并分享了平常工作中的诊断经验。 在甲状腺癌专题中,湖北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江亮教授深入讲解了晚期甲状腺癌临床治疗上的策略及国内外进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病理科刘志艳教授采用在线阅片的方式分享了大量精彩的甲状腺癌病例并进行详尽解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病理科鲁海珍教授则聚焦于甲状腺髓样癌的病理诊断进展,强调了遗传咨询和胚系突变检测的重要性;湖北省肿瘤医院病理科王满香教授总结了高级别甲状腺滤泡细胞来源的癌这一类型肿瘤的演进史、诊断流程及鉴别诊断要点等。 在甲状腺癌专题讨论环节,肿瘤病理专委会常委、孝感市中心医院病理科刘汉忠教授及肿瘤病理专委会常委、荆门市人民医院病理科姜云惠教授分别就议题分享了专业性的独到见解。 在分子病理及技术专题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病理科侯英勇教授带来了题为“中国病理医生的缘起与分子检测”的精彩演讲,沿着时间的脉络,详细解读了病理医生的起源以及分子病理实验室的建设历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张璋教授深入讲解了乳腺癌PAM通路检测及规范;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刘恩杰教授结合丰富的工作经验和CNAS ISO15189医学实验室认可标准分享了分子病理技术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甲状腺癌中PCR技术在分子病理检测的质量控制要求,深化了学员们对性能验证、室内质控及室间质评的理解。 在分子病理及技术专题讨论环节,肿瘤病理专委会常委、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病理科胡俊波教授和肿瘤病理专委会常委、黄冈市中心医院病理科岑红兵教授作出了精彩的点评。 11月24日上午8:00,消化道早癌筛查内镜-病理联合诊断能力提升培训班正式拉开帷幕。在开班仪式上,湖北省肿瘤防治办公室张敏主任、湖北省肿瘤医院内镜科王洪波主任以及肿瘤病理专委会常委、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病理科田素芳主任分别致辞,他们对内镜与病理联合诊断培训的重要性给予了高度评价。 湖北省肿瘤防治办公室张敏主任做“聚焦能力提升,如何全面推进消化道早癌筛查高质量发展”报告,为学员们提供了早癌筛查意义和进展的深入认识;湖北省肿瘤医院内镜科的徐明垚老师、赵海涛老师、戴佳琪老师以及病理科的胡敏老师、张天铭老师,分别从内镜和病理的专业视角对8例非肿瘤性/肿瘤性病变的典型病例和8例非典型及少见病例进行了深入的联合培训和病例讲解。本次新颖的内镜+病理“二人转”培训模式和精彩的病例展示讲解,获得在场所有培训学员的一致好评,并期待今后专委会能继续举办类似模式的培训活动。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消化内科龙辉教授和肿瘤病理专委会常委、咸宁市中心医院病理科曾智教授就非肿瘤性/肿瘤性病变病例培训带教进行专业的点评,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肯定;湖北省肿瘤医院内镜科王洪波教授和肿瘤病理专委会常委、荆州市中心医院病理科赵廷宽教授对非典型及少见病例培训带教进行了全面的总结。 在病理技术与质控方面,湖北省肿瘤医院病理科唐浩老师就胃肠道标本染色前技术流程要点进行了深入讲解,着重指出对于取样表浅的组织需仔细甄别包埋面;武汉市中心医院病理科曾盼老师则介绍了胃肠道标本HE染色和质量控制的核心要点,深入讲解了HE染色的原理、标准、操作技巧及质控流程,进一步提升了学员对HE染色技术的认识和掌握。 大会闭幕环节,湖北省肿瘤医院内镜科王洪波主任与病理科岳君秋主任对会议进行了全面总结。王洪波主任认为,此次培训将内镜与病理紧密结合,形式创新,内容充实,对病理与内镜联合诊断培训成效表示高度认可。岳君秋主任表示,本次会议是病理领域的一次学术盛宴,内容精彩纷呈,期望通过与会病理专家的深入交流,促进病理学科在各地区的发展。专委会也将一如既往充分听取来自各级医疗机构病理科同仁的心声和建议,今后办好各项富有特色的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 稿源: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 请关注湖北省抗癌协会微信公众号
12月16日,2023年肿瘤检测新进展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系列解读活动——CACA指南中国行基因检测篇巡讲(湖北站)暨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年会在武汉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基因诊断专委会主办,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委会与湖北省肿瘤医院病理科承办。会上,国内多位知名病理专家围绕分子病理与实验室管理,肺、乳腺、妇科肿瘤及细胞病理、PQCC特殊染色及质控等6个主题进行了精彩的专题讲座及病例分享。 开幕式上,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院士致辞,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阐述了整合医学理念及CACA指南基因检测巡讲的重要性。湖北省抗癌协会理事长、湖北省肿瘤医院院长魏少忠肯定了病理诊断及分子病理的重要性,并希望全省各级医疗机构持续重视基层病理,抓住学习交流机会,进一步推动全省病理诊断规范化、专业化,为临床工作提供良好支撑。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委会主任委员、湖北省肿瘤医院病理科主任岳君秋和湖北省肿瘤医院资深病理诊断首席专家夏和顺致辞,对与会专家表示欢迎。此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病理科王国平教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细胞分子诊断中心欧阳能太教授也分别致辞,祝愿会议圆满成功。 在“分子病理与实验室管理”专题分享环节,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李增山教授基于ISO15189医学实验室认可的换版要素,进行了新版ISO15189解读;岳君秋对分子病理实验室的规范化建设与经验进行了分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病理科熊晶教授就幕上多灶性病变的立体定向活检病理诊断以及分子检测应用进行了介绍。襄阳市中心医院病理科向春香教授及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病理科樊利芳教授点评表示,三位专家的分享很实用,CNAS ISO15189实验室认可及分子病理实验室的管理工作需要不断学习理论,交流先进经验,持续改进,任重而道远。 在“CACA指南基因检测篇--qPCR检测技术”专题分享环节,上海市肺科医院病理科武春燕教授介绍了肺癌细胞学样本分子检测流程优化的策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病理中心叶庆教授对于qPCR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解读;襄阳市中心医院病理科何理老师就多灶肺结节基因检测策略进行介绍及探讨。鄂州市中心医院病理科张弘教授、孝感市中心医院病理科刘汉忠教授点评认为,本主题内容新颖,病例的选择非常具有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 在“CACA指南基因检测篇--FISH检测技术”专题分享环节,湖北省肿瘤医院乳腺中心郑红梅教授对HER2检测在乳腺癌及其他肿瘤诊疗中的价值进行了介绍及阐述;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柏乾明教授就FISH技术原理进行了深层解读并展示了经典病例;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病理科刘宇飞教授带来CIC重排肉瘤病例分享。荆州市中心医院病理科赵廷宽教授及恩施州中心医院病理科曲延刚教授进行了精彩点评。 在“病理技术”和“细胞病理”专题分享环节,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梁英杰教授详细解读了PQCC特殊染色质控要点和判读标准;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病理科万维松老师分享了特殊染色技术在感染性疾病病理诊断中的应用。北京医院病理科何淑蓉教授就现场快速评估(ROSE)在EUS-FNA中的应用及胰腺穿刺的细胞病理学诊断进行授课;赤壁市人民医院病理科赫声老师还带来1例腹水细胞学的病例分享。 在妇科肿瘤专题分享环节,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病理科刘从容教授对于2023版子宫内膜癌FIGO分期的病理方面进行详细的解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病理科郭爽老师分享了关于同步内膜-卵巢癌的相关病例;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夏玲丽老师分享了一例高级别子宫内膜癌的病例;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黄海燕教授及荆门市人民医院病理科姜云惠教授作精彩点评。 会议期间,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委会还召开了第五届全体委员第二次会议。各位委员针对2024年度专委会工作计划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就“肿瘤规范化诊断/报告、取材培训”“质控及科室管理+基层培训、帮扶”“专题讲座与亚专科建设”“分子病理技术与平台建设”“科研与人才培养”等议题踊跃发言,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岳君秋总结发言指出,2024年肿瘤病理专委会将结合基层实际和需求,开展各具特色的专项培训,推动我省肿瘤病理发展再上新台阶,助力“323”攻坚癌症防治行动取得实效。 来源:湖北省肿瘤医院
12月3日-4日,2022年肿瘤检测新进展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暨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年会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湖北省肿瘤医学质量控制中心主办,湖北省肿瘤医院病理科承办。受疫情影响,本次会议改为线上举行。会议涵盖中枢神经系统、妇科、骨与软组织、淋巴造血系统、呼吸与神经内分泌肿瘤、甲状腺、肾脏、分子病理及病理技术等9个主题,邀请了多位国内外知名病理专家进行了专题讲座,内容精彩纷呈,线上讨论如火如荼。 湖北省肿瘤医院魏少忠院长开场致辞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病理研究所所长王国平教授、湖北省肿瘤医院病理科夏和顺主任医师开场致辞 在12月3日上午的中枢神经系统主题专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病理科柯昌庶教授介绍了抹片细胞学与冰冻切片联合应用对CNS肿瘤术中快速病理诊断的意义;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王行富教授基于第5版WHO的胶质瘤病理诊断实践基础做专题讲座;在妇科主题专场,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病理科邢德印教授和湖北省肿瘤医院病理科郭芳教授分别对宫颈非HPV相关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妇科肿瘤的诊断陷阱做相关介绍;骨与软组织专场中,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病理科杨桂芳教授讲述了骨软小圆细胞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江苏省人民医院病理学部贡其星教授就形态、免疫与分子--现代临床病理医生在软组织肿瘤诊断中的选择与思考进行了精彩论述。在卫星会中,湖北省肿瘤医院病理科樊利芳教授介绍了胆管癌规范化病理诊断及IDH1突变的临床应用及价值,襄阳市中心医院病理科向春香教授分享了泛肿瘤靶点NTRK检测在临床中的价值。 柯昌庶 教授 王行富 教授 邢德印 教授 郭 芳 教授 杨桂芳 教授 贡其星 教授 樊利芳 教授 向春香 教授 在下午的淋巴造血系统专场中,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病理科敖启林教授阐述了小B细胞淋巴瘤的病理诊断及进展;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病理科胡余昌教授进行了淋巴造血少见病例汇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病理科田素芳教授讲解了IHC、FISH在B细胞淋巴瘤精准诊断中的应用。呼吸与神经内分泌肿瘤专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林冬梅教授对小细胞肺癌亚型分子特征研究进展及肺癌新辅助治疗病理评估要点进行深刻解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病理科聂秀教授讲述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诊断进展;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病理科况东教授介绍了PD-L1(E1L3N)免疫组化国内伴随诊断之路;甲状腺专场中,湖北省肿瘤医院病理科夏和顺教授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袁静萍教授分别对2022年WHO甲状腺肿瘤分类变化和特殊亚型的甲状腺乳头状癌进行讲解。 敖启林 教授 胡余昌 教授 田素芳 教授 林冬梅 教授 聂 秀 教授 况 东 教授 夏和顺 教授 袁静萍 教授 3日晚上举行了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第五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各位委员针对2023年度专委会工作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就肿瘤诊断规范化培训、亚专科建议、科研合作和人才培养等议题,委员们踊跃发言,提出了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岳君秋主任委员和夏和顺名誉主委对全委会作了总结,期待依托省抗癌协会平台不断发展壮大湖北省肿瘤病理事业。 4日的专题讲座精彩继续。在肾脏主题专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陈铌教授和湖北省肿瘤医院病理科岳君秋教授分别就遗传性肾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和嗜酸细胞形态肾肿瘤的诊断线索做专题讲座。 陈 铌 教授 岳君秋 教授 分子病理专场,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李金明教授、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病理科李文斌教授、四川省肿瘤医院病理科刘洋教授分别从肿瘤基因突变临床高通量测序的性能确认、肿瘤分子病理技术新进展-从IVD到LDT、MRD国内外检测技术策略与进展等方面对分子病理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提出自己的专业见解。随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周晓燕教授、河南省肿瘤医院马杰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李文斌教授、武汉市中心医院章宏峰和咸宁市中心医院曾智就分子病理实验室建设展开热烈讨论。 李金明 教授 李文斌 教授 刘 洋 教授 十堰市太和医院汤显斌教授主持讨论环节 4日上午同时设立了“病理技术专题”分会场,河南省人民医院病理科孙廷谊教授通过讲述CNAS实验室认证的要求,对病理实验室的环境设备和试剂管理的规范进行介绍,并表示病理实验室的规范化是保证病理诊断质量的关键及基础;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李国平教授在免疫组化和特殊染色(AB、PAS、弹力纤维、Masson)共染方面提出自己团队的探索方向;湖北省肿瘤医院病理科唐浩老师结合日常工作经验,从冰冻取材、制片、染色以及生物安全等方面分享了术中冰冻切片的体会;湖北省肿瘤医院病理科吴德老师则分享了非小细胞肺癌PCR多基因联合检测的经验,让大家从中受益匪浅。最后王明伟老师对病理技术专题分会场的内容进行总结,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完善相关技术流程,做好病理技术质控,为病理诊断保驾护航。 孙廷谊 教授 李国平 教授 唐 浩 老师 吴 德 老师 会议最后,湖北省肿瘤医院病理科岳君秋主任进行总结,本次会议内容丰富、精彩纷呈,感谢各位授课专家的精心准备为大家呈现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感谢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委会专家们大力支持以及提出很多建设性意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不断推陈出新,推动我省病理发展再上新台阶。 湖北省肿瘤医院病理科部分会务同事合影 供稿: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委会
11月26日-27日,2021年肿瘤检测新进展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暨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2021年年会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主办,湖北省肿瘤医院病理科承办,湖北省肿瘤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协办。受疫情影响,本次会议改为线上举行,省内外各医疗机构近8000人次参加会议。会议聚焦消化系统肿瘤及相关疾病,邀请了国内外知名病理、内镜和临床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和学术交流,同时开展疑难病例分享与技术质控讨论。 省抗癌协会理事长、省肿瘤医院院长魏少忠教授开幕式致辞 省肿瘤医院病理科夏和顺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病理研究所 所长王国平教授开幕式致辞 在26日的“癌症早诊早治--病理技术专项培训”中,湖北省肿瘤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张敏主任介绍了湖北省癌症防控现状。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窦利州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丁伟教授和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病理科李增山教授分别从内镜、病理技术以及病理诊断的视角,对消化道早癌病例的内镜特征、组织取材操作、技术处理规范以及诊断要点做了专题讲座。讨论环节中,多位临床、内镜和病理专家参与热烈讨论,加深了与会代表对消化道早癌诊疗规范的重要性和MDT协作模式核心角色的认识。 癌症早诊早治--病理技术专项培训(主会场) 张敏 主任 窦利州 教授 丁伟 教授 李增山 教授 湖北省肿瘤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张敏主持讨论环节 27日上午“病理进展”主会场中,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王汉林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王坚教授、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陈少雄教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病理科樊祥山教授分别就消化道肿瘤的病理诊断进展做专题讲座。下午的“临床前沿”主会场,首先由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肿瘤科邓艳红教授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肿瘤科邱红教授针对消化道肿瘤相关临床前沿带来精彩的专题讲座,随后多位肿瘤外科、肿瘤内科及病理专家参与讨论。在“病例分享”环节,省内各医院交流的病例,精彩展示了消化道淋巴造血相关肿瘤和其他罕见疾病的病理诊断思路。 “病理进展”专题讲座(主会场) 王汉林 教授 王坚 教授 陈少雄 教授 樊祥山 教授 “临床前沿”专题讲座(主会场) 邓艳红 教授 邱红 教授 湖北省肿瘤医院腹部肿瘤病区主任徐慧婷教授主持讨论环节 “病例分享”汇报(主会场) 庄义娟 陈梅香 田 燕 方静怡 张万勇 向春香 刘 昕 夏志雄 本次会议同时设立了“技术与质控”分会场,今年的主题是病理实验室规范化建设。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病理科翁密霞老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病理科吴鸿雁老师和湖北省肿瘤医院病理科王明伟老师,分别从病理技术全流程质控管理、免疫组化抗体性能验证和设备及试剂耗材管理的角度,结合科室日常工作经验,做了精彩的专题讲座。省内多名病理技术专家参与讨论环节,不同视角的观点交流,理念分享,对今后的病理质控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技术与质控”(分会场) 翁密霞 吴鸿雁 王明伟 线下会场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副主任技师许三鹏主持讨论环节(一)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病理科技师长刘欢主持讨论环节(二) 十堰市太和医院病理科技师长姚莉主持讨论环节(三) 会议期间,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进行了换届,新一届主任委员、湖北省肿瘤医院病理科主任岳君秋教授对本次大会做总结,会议以丰富多样的交流形式,聚焦于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临床视角、病理诊断与分子病理、病理技术及质控管理等方面,内容精彩纷呈,使临床及病理同行受益匪浅。 岳君秋主任总结 湖北省肿瘤医院病理科部分会务同事合影 稿源: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
湖北省抗癌协会 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肿瘤医院/武汉市洪山区卓刀泉南路116号 电话:027-87670019 E-mail:guanhj3@163.com
鄂ICP备19003833号-1 技术支持:京伦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