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武汉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由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专委会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承办的“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专委会2024年学术会议”于10月18日在湖北武汉隆重召开。本次会议旨在推动肿瘤分子靶向治疗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提高肿瘤诊疗水平,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会议吸引了来自全省各地的200余名肿瘤学专家参加,并搭建了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汇聚各方智慧,共同探讨医学领域的前沿问题,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 下午13点45分,本次会议大会主席、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专委会主委、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张涛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内科主任毕峰教授,湖北省抗癌协会副理事长、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肿瘤中心主任袁响林教授分别为会议致辞。三位教授对莅临现场的各位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由衷的感谢,并希望通过本次会议,能够进一步加强我省肿瘤分子靶向治疗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围绕靶向治疗的最新进展、临床实践中的热点问题、创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展开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共同开创肿瘤防治工作的新局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张涛教授致辞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内科主任毕峰教授致辞 湖北省抗癌协会副理事长、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肿瘤中心主任袁响林教授致辞 本次会议邀请了肿瘤领域多位知名专家进行授课,就肿瘤治疗的前沿进展、最新研究成果以及临床应用中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剖析。 第一环节 由专委会副主委、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陈元教授和十堰市太和医院明帮春教授共同主持。 首先由专委会副主委、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徐细明教授做《肝癌研究进展》的报告,详细介绍了肝癌的筛查模式,对肝癌的免疫疗效做了详细预测,最后也就免疫治疗在肝癌辅助治疗探索做了进一步阐述,指出了该领域新的研究方向。 在徐细明教授精彩演讲后,来到了讨论环节,黄冈市中心医院邹佳华教授 、武钢二医院王建中教授 、湖北省肿瘤医院魏来教授分别做了精彩发言,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第二环节 围绕胰腺癌的诊疗展开,由专委会常委、咸宁市中心医院舒诚荣教授和专委会副主委、襄阳市中心医院龚伟教授担任共同主持。 专委会副主委、湖北省肿瘤医院放疗中心罗波教授以《胰腺癌同步放疗的进展》为题做专题报告。罗波教授详细介绍了放疗联合化疗在胰腺癌中的治疗进展,指出放疗和化疗仍是不可切除胰腺癌及转移性胰腺癌治疗的基石,并详细介绍了各治疗策略。 讲题分享结束后,讨论环节中孝感市中心医院李俊教授、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何忠时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付强教授分别表达自己的见解。 第三环节 在专委会副主委、中部战区总医院饶智国教授和专委会常委、十堰市人民医院喻雄杰教授的主持下顺利开场。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的林振宇教授带来了报告《局部晚期直肠癌UNION模式探索及思考》详细介绍了协和医院胃肠肿瘤MDT最近5年来在肿瘤中心张涛教授和胃肠外科陶凯雄教授带领下对局部晚期直肠癌开展的一系列临床研究探究及成果,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发现提出了思考。 此次环节邀请到了黄冈市中心医院刘静教授、荆门市人民医院彭冰教授1、黄石市中心医院龚军教授分别做了观点分享和精彩的讨论。 其后,主委张涛教授作了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专委会2024年度工作汇报。 第四环节 的学术内容同样精彩,由黄石市中心医院胡文兵教授,随州市中心医院张东升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持。 专委会常委、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於海军教授给大家带来了《乳腺癌放疗联合免疫治疗进展》,带领我们一起学习回顾了放免联合的理论基础,展示乳腺癌免疫治疗现状以及介绍了放免联合在乳腺癌中的应用,其在新辅助/辅助RT+IO领域研究涌现; 在mBC的RT+IO未来可期。 在於海军教授精彩演讲后,由来自湖北省中医院龚红卫教授、武汉市中心医院吕晓涓教授、潜江市中心医院陈媛教授针对於教授的讲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於海军教授也参与其中,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第五环节 由来自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张俊红教授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孟睿教授担任主持。 专委会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的徐双兵教授带来了《局晚期NSCLC放射免疫新思考与转化研究探索》。他介绍了同步放化疗联合免疫的治疗模式,也对治疗新思路做了总结和展望。 徐教授演讲结束后,由来自武汉市第四医院的冯觉平教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的李林均教授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与见解。 最后一个环节 由来自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蔡君教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董佑红教授担任主持。 专委会常委、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张莉教授带来了《肺癌罕见靶点治疗进展》,对2024年WCLC和ESMO会议晚期肺癌少见突变领域各项研究做了盘点和梳理,指出肺癌治疗从晚期逐步走向早期,从单瘤种走向泛瘤种研究,同时更多新机制新药物持续探索中。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的童凡教授,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邓飞教授分别做了观点分享。 大会主席张涛教授对会议进行了全面总结。张涛教授感谢各位教授的精彩授课、感谢与会嘉宾们的精彩点评和讨论,以及委员们对专委会工作的大力支持,他满怀期望地表示,湖北的肿瘤科专家和同道们必将齐心协力、深入合作,不断取得卓越的成就,并期待与各位专家朋友们来年再相聚! 稿源: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专委会 请关注湖北省抗癌协会微信公众号
2024年5月11日,由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专委会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承办,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生物医药行业协会协办的“恶性腹水诊疗进展学术研讨会”在美丽的江城武汉顺利召开。本次盛会旨在集结国内临床肿瘤专业力量,聚焦恶性腹水领域的治疗进展与前景,推动恶性腹水诊疗的规范化,帮助更多患者提高生存质量。会议吸引了众多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大家共同探讨最新的研究成果与临床经验,为推动该领域的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恶性腹水诊疗进展学术研讨会 本次会议由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专委会主任委员张涛教授主持,会议聚焦于恶性腹水诊疗领域的医疗痛点、临床实践经验及成果、未来发展方向等。参会学者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肿瘤中心主任徐建明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的李贵玲教授、金敏副主任医师、杨勤副主任医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吴孔明教授,福建省肿瘤医院的林榕波教授,武汉市生物医药产业协会秘书长王作燕先生,以及武汉友芝友生物CEO周鹏飞博士等。会议吸引了大量医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及从业者参与,共同探讨恶性腹水诊疗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未来发展方向。 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专委会主任委员 张涛教授 会议开始,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专委会主任委员张涛教授进行了致辞。他指出,恶性腹水是晚期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目前尚无公认的临床诊疗指南,预后极差,严重影响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亟需疗效确切的恶性腹水治疗性药物,能够迅速控制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尽管全球肿瘤疗法发展迅速,但恶性腹水仍是一个待攻克的难题。张涛教授希望各位专家学者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为恶性腹水诊疗的发展做出积极的推动,并为恶性腹水药物的研发提供清晰的探索方向。 首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的金敏副主任医师分享了《消化道肿瘤合并恶性腹水的临床诊疗进展》。她详细讲解了消化道肿瘤合并恶性腹水的治疗策略,重点阐述了全身治疗、腹腔局部治疗和针对症状的对症治疗三方面的重要性及当前的诊疗方案。金敏副主任医师强调,目前医生在应对恶性腹水时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未来需要加强新药研发,以突破恶性腹水的困境。 随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的杨勤副主任医师分享了《妇科肿瘤合并恶性腹水的临床诊疗进展》,她重点阐述了晚期卵巢癌患者合并恶性腹水的诊疗思路和治疗现状,并指出目前对妇科肿瘤合并恶性腹水的控制效果仍不佳。杨勤副主任医师表示,未来期待通过新的全身治疗、局部治疗药物或治疗技术,彻底抑制腹部肿瘤的播散和腹水的产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金敏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杨勤 副主任医师 福建省肿瘤医院林榕波教授则表示:治疗恶性腹水的创新药物首先要针对后线患者进行研发,因为一线治疗合并恶性腹水的病人使用全身治疗的疗效就已经非常好,进行局部治疗的获益不明显。对于后线的病人,尤其是全身疗效不好时,做局部治疗对于患者获益更加明确。 福建省肿瘤医院林榕波教授 会议随后邀请了武汉同济医院肿瘤中心吴孔明教授,从《恶性腹水形成机制及潜在的药物靶点》出发,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指出恶性腹水目前治疗手段有限,急需创新药物的研究以及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数据去填补这个空白。吴教授同时指出:目前通过临床研究证实效果最好的药物是欧洲于2009年批准的卡妥索单抗,可以有效延长患者腹水穿刺间隔,但很遗憾因为安全性及商业原因一度退市,国内也有类似产品正在进行相关的临床研究,结果值得期待。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吴孔明 教授 在学术交流环节,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肿瘤中心主任徐建明教授、武汉友芝友生物CEO周鹏飞博士、南京鼎泰临研CMO夏琳博士、武汉知止医药CSO郭旭光博士、深圳埃格林医药CMO李长青博士围绕《以临床症状为终点指标的临床药物开发考量》展开了深入讨论。本次讨论由武汉友芝友生物的黄劭毅博士主持。讨论过程中,主持人提出了多个关键话题,包括如何评估肿瘤患者的常见症状、评估患者的临床获益以及开发满足临床需求的药物。徐建明教授强调,许多肿瘤引发的症状需要特别关注,这些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加重病情。目前针对消化道肿瘤恶性腹水的有效药物仍然匮乏。这一领域的治疗手段亟需进一步研究,以开发出更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方法。夏琳博士指出,尽管监管机构支持改善患者症状的新药研发,但审评过程仍存在挑战,需严格控制评价偏倚,确保客观性。李长青博士表示,腹腔灌注药物不仅希望延长恶性腹水的穿刺间隔,更期待看到患者生活质量的显著改善。FDA还关注治疗的细节问题,如腹腔多次给药的长期副作用。郭旭光博士认为,患者的获益应通过数据进行评估,将主客观指标结合形成综合评价体系。虽然这种方法在欧美尚未广泛应用,但中国可以率先尝试。小组还讨论了生活质量量表、症状量表等患者报告结局(PRO)的评价及统计学挑战,各位专家分享了各自的见解和建议。 小组讨论 最后,会议由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专委会主任委员张涛教授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肿瘤中心主任徐建明教授进行总结发言。张涛教授指出,此次会议通过几位专家对消化系统肿瘤、妇科肿瘤恶性腹水研究的国内外进展及治疗靶点的详细介绍,使与会者对恶性腹水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并进一步明确了其治疗的必要性。目前临床可用药物的疗效和用法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此,进行针对性的药物研发、开展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是当务之急。徐建明教授进一步强调,尽管这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但通过扎实的数据和科学的研究方法,相信未来一定会出现新的治疗方案,并获得药监局的审批,从而为患者带来生存获益。两位教授鼓励与会者继续努力,共同推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患者带来更有效的治疗选择。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改善恶性腹水的临床治疗是可以实现的。 会议总结 此次研讨会不仅为医学领域的专家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也为推动恶性腹水诊疗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我们也期待更多的专家和学者加入到这个领域的研究中来,共同推动恶性腹水诊疗的进步和发展。展望未来,期待看到更多有关恶性腹水的研究成果,为患者带来更多希望。至此,“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专委会恶性腹水诊疗进展学术研讨会圆满落幕! 稿源: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专委会 请关注湖北省抗癌协会微信公众号
冬半如春暖,疏花满路开。12月17日,由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专委会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承办的2023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专委会学术会议暨“消化道肿瘤新进展学习班”在武汉顺利召开。此次会议云集了省内外消化道肿瘤领域诸多大咖,也吸引了不少医务工作者的参与和交流。 上午9时,会议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刘红利教授的主持下拉开序幕。大会主席、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专委会主委、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张涛教授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林小燕教授分别为会议致辞,两位教授感谢各位授课专家来武汉进行专业授课,相信他们对消化道肿瘤新进展的盘点,会给临床实践和科研探索带来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张涛教授致辞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林小燕教授致辞照片 本次会议邀请了肿瘤领域多位知名专家进行授课,从多方位、多瘤种、多角度介绍了消化道肿瘤领域的前沿进展,为本次学术会议奉献了精彩纷呈的演讲。 第一篇章围绕胃癌的治疗进展与策略展开,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徐细明教授和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魏永长教授担任主持。 首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林小燕教授给大家带来了《2023转移性胃癌治疗进展》,林小燕教授分享了2023年转移性胃癌在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和后线治疗方面的相关研究和进展,免疫治疗已逐渐成为胃癌治疗的基石,CLDN18.2或可改变CLDN18.2阳性胃癌一线治疗的格局。 紧接着,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章真教授给大家分享了《放免策略在胃癌中的实践与优化》,章教授介绍了免疫治疗在胃癌中的疗效以及放疗联合免疫显示出的协同作用,指出转移性胃癌中放疗联合免疫的研究是值得探索的。 在第一篇章两位教授的精彩演讲后,来自湖北省肿瘤医院梁新军教授、黄冈市中心医院邹佳华教授、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何忠时教授、随州市中心医院张东升教授、谷城县中医医院吴方红教授针对两位教授的讲题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以及临床经验。 第二篇章围绕肠癌展开,由十堰市太和医院骆志国教授和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黄乔教授担任主持。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邓艳红教授以《HER-2阳性肠癌治疗进展》为题,分享了HER2阳性RAS/RAF野生型晚期肠癌的靶向治疗,后线推荐曲妥珠为基础的双靶治疗,一线研究曲妥珠单抗+图卡替尼+化疗值得期待;HER2阳性晚期肠癌,ADC类药物治疗有效,联合免疫治疗还在探索中。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袁瑛教授带来《2023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进展》,袁教授盘点了2023年晚期结直肠癌一线治疗、后线治疗以及特殊靶点人群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各项新的研究对临床实践带来的帮助。 分享结束后,孝感市中心医院李俊教授、潜江市中心医院李文斌教授、荆门市人民医院彭冰教授、武汉市中心医院吕晓涓教授、监利市人民医院甄生华教授围绕两个讲题开展了精彩的讨论,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第三篇章由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李爽教授和襄阳市中心医院龚伟教授主持。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的胡建莉教授为大家分享了《2023胰腺癌治疗进展》,介绍了胰腺癌在各线治疗的研究进展, 表示化疗仍是晚期胰腺癌治疗的基石,NALIRIFOX或将改变一线治疗格局,靶向和免疫治疗方兴未艾,仍是未来探索的方向及热点,并且基于biomarker检测的精准治疗和科研探索将为更多胰腺癌患者带来临床获益。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的薛军教授为大家带来了《靶免时代下肝癌放射治疗研究及思考》。薛军教授介绍了肝癌进入免疫联合时代,局部治疗联合免疫±抗血管治疗有望进一步提高患者获益,在靶免时代下,放疗在肝癌的多学科诊疗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在转化治疗、伴PVTT患者治疗,以及与免疫治疗联合产生协同作用克服免疫耐药方面均有应用;并表示未来的研究方向在于放疗的剂量,分割方式和与免疫联合时机的探索。 该篇章邀请到湖北省肿瘤医院罗波教授、十堰市人民医院喻雄杰教授、武汉市第八医院张江洲教授、湖北省肿瘤医院魏来教授、十堰市太和医院明帮春教授进行了分享与讨论。 下午的学术环节同样精彩纷呈,第四篇章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付强教授和咸宁市中心医院韩琦教授担任主持。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曾珊教授为大家带来了《重塑肿瘤微环境提高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疗效的研究进展与思考》,曾珊教授表示从肿瘤微环境角度看免疫治疗发展,重塑结直肠癌肿瘤微环境从而实现“精准化推动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的目标是未来的探索方向。现有研究结果提示部分MSS mCRC患者可能从免疫联合治疗模式中获益,探索结直肠癌的免疫生物学对于克服该人群的免疫治疗耐药性至关重要,未来有必要进一步探索预测性疗效生物标志物以及最佳治疗组合和治疗持续时间的应用。 中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曲秀娟教授为大家分享了《从BRAF到KRAS,晚期肠癌的“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曲秀娟教授介绍了MAPK通路通过一系列蛋白激酶传递信号,控制增殖、分化和存活;BRAF基因突变在多种实体瘤中发生。BRAF抑制剂联合MEK抑制剂在BRAF突变的CRC、NSCLC、DTC、胶质瘤等多种肿瘤中显示了有前景的研究数据,并且BRAF和RAS突变在CRC、NSCLC等多种肿瘤中又显示了不同的机制,需要根据瘤种调整。 讨论环节中,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刘俊丽教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王文博教授、武汉市第八医院范良教授、武汉市第一医院王兵教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胡林教授围绕两位专家的精彩讲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第五篇章由云梦县人民医院张华教授和武汉市普仁医院刘倩教授担任主持。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马虹教授分享了《胆管癌放疗研究进展》,马虹教授介绍了术后辅助放疗证据更新以及进展期胆管癌治疗进展;同时分享了靶免治疗时代如何实施合理的放射治疗,提出放疗需要合理,合理预测,合理方案,合理结局。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林振宇教授带来《局部晚期直肠癌新辅助UNION模式探索及思考》,林教授介绍了UNION研究是首个评估SCRT序贯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治疗LARC的Ⅲ期研究,该研究首次表明LARC围术期SCRT序贯免疫联合化疗方案较既往标准LCRT序贯化疗具有更高的pCR率和可接受的耐受性,同时该研究并非如既往研究一样多限定于错配修复基因缺失(dMMR)患者,而是同时覆盖了更广泛的错配修复基因完整(pMMR)患者(92%以上),极大扩展了免疫新辅助治疗的获益人群。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刘红利教授分享了《2023胃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刘教授围绕围术期治疗进展、胃癌精准治疗的靶点以及生物标志物的探索给大家进行了分享。 精彩的专题讲课结束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王晶教授、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左斌教授、协和医院于丹丹教授与杨盛力教授分别对以上三个专题发表了自己的想法与观点,讨论非常热烈,讨论结束后各位专家意犹未尽。 会议最后,大会主席张涛教授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张涛教授对参与本次大会的嘉宾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也相信湖北的肿瘤科专家和同道,齐心协力,深入合作,定能取得更多、更好的成绩,未来定能在更多、更大的舞台上传递出湖北的声音。 稿源: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 撰稿人:杨盛力 林振宇
天高云淡艳阳照,风卷云舒草木香。在热情似火的5月,由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专委会主办,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承办的“消化道肿瘤免疫治疗新进展学习班”在武汉会议中心盛大召开。此次会议云集了省内外肿瘤领域诸多顶级大咖,吸引了众多医务工作者参与交流与学习。 5月28日上午8点半,本次会议在大会主席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腹部肿瘤科主任刘红利教授的主持下拉开序幕。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季湘年副院长和肿瘤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张涛教授分别为会议致辞。在致辞中,季院长对协和医院肿瘤中心近年的发展给与了高度肯定,并表示希望协和医院肿瘤中心携手各位专家,共同推动湖北省肿瘤治疗向更高水平发展,共同承担起肿瘤患者健康生活的责任,为健康中国贡献协和力量。 作为主办方的代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腹部肿瘤科学科带头人张涛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协和肿瘤中心的发展离不开广大医务工作者一直以来的帮助和支持,他希望能进一步加强同和国内外优秀的专家、团队、医院相互交流和合作,同时期待本次活动能够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和收获,并衷心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季湘年副院长致辞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张涛教授致辞 本次活动分为理论基础篇和临床实践篇两个部分。 理论基础篇 理论基础篇第一部分由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胡建莉教授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刘莉教授共同主持。 首先,来自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石敏教授以《双轨研究驱动下的HER2阳性胃癌治疗》为题,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和心得体会,展示了HER2阳性胃癌治疗格局演变,指出了HER2阳性胃癌患者研究的未来趋势。 接下来,来自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的宋明洋教授带来《结直肠癌的临床与转化流行病学》。在主题演讲中,宋教授首先介绍了结直肠癌的流行现状,指出了三级预防对于降低结直肠癌人群负担的重要性。基于三级预防的研究框架,宋教授介绍了其研究团队在结直肠癌流行病学方面的系列工作,包括揭示膳食因素通过特定肠道菌群影响结直肠癌发生的人群研究,建立结直肠癌筛查的风险评估模型以提高结肠镜筛查效率等,特别强调了临床试验研究在流行病学证据转化应用方面的重要性及实施原则。 讨论环节中,襄阳市中心医院龚伟教授、十堰市人民医院喻雄杰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马虹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付强教授分别做了精彩发言,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理论基础篇第二部分由湖北省肿瘤医院梁新军教授和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李爽教授担任共同主持。 首先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李健教授以《MSI-H肠癌免疫治疗热点话题与北肿经验分享》为题做专题报告。李健教授梳理了免疫治疗在晚期和局部进展期MSI-H结直肠癌的全程管理中的已有成果,最终回归临床场景,提出了MSI-H结直肠癌的免疫治疗中的热门话题:一线治疗的最优方案、免疫治疗耐药后的治疗方案选择等,并分享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在这些问题上的经验,指出未来还需要开展更多临床研究才能更好地明确这些问题。 接着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陈永顺教授带来《寡转移/寡进展食管癌的定义和治疗》,详细介绍了食管鳞癌的寡转移如何进行定义、治疗方式的选择与寡进展的治疗方案,并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讨论环节中黄冈市中心医院吕文天教授、孝感市中心医院李俊教授、武汉普仁医院柳艳飞教授、荆门市中心医院谢玉权教授分别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理论基础篇第三部分在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黄乔教授和黄石中心医院唐昃教授的主持下顺利开场。 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的张剑威教授分享了《MSS型肠癌免疫治疗研究新进展》。着重介绍了最新的研究结果和进展。 来自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夏凡教授带来了《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放免策略:机遇和挑战》,详细分析了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治疗策略、机会点及治疗难点。 讨论环节由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何忠时教授、荆门市人民医院彭冰教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王文博教授、咸宁市中心医院王超教授分别做了观点分享。 理论基础篇第四部分,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的林振宇教授带来了《结直肠癌的双面信使: MSI-H/dMMR》,详细阐述了如何认识MMR、MSI-H/dMMR如何检测、MSI-H/dMMR与结直肠癌治疗决策、MSI-H/dMMR与其他基因突变等常见的临床问题及对策。 来自湖北省肿瘤医院的梁新军教授带来了《晚期胃癌一线免疫治疗探讨--从临床研究到真实世界》,梁教授带领我们一起学习回顾了免疫联合化疗在晚期胃癌一线治疗中临床研究和2023CSCO指南的更新,展示了真实世界研究在更广泛的患者人群中验证了免疫治疗给晚期胃癌带来的生存获益。 临床实践篇 临床实践篇第一部分由来自襄阳市中心医院龚志敏教授及麻城人民医院胡金敏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持。 首先由来自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于丹丹教授带来《武汉协和医院MDT模式》,于丹丹教授对协和医院MDT团队的基本情况、团队管理、运行情况、工作亮点做了相应介绍,尤其介绍了在MDT模式下取得的相应工作成绩,并对于MDT诊疗路径、MDT模式的推广心得做了详细的解读。 接下来由来自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曾海教授带来《一例肝细胞肝癌的治疗病例》的病例分享,详细介绍了一位70岁男性患者的诊疗过程,患者得到良好获益的同时,曾海教授提出了“结合该患者的经历,发现药物有效性预测是恒定话题,原发性肝癌二代测序的价值几何?”的问题与大家探讨。 在第一部分两位教授的精彩演讲后,由来自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王晶教授、湖北省肿瘤医院徐洪丽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金敏教授针对两位教授的讲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对病例的部分进行了充分讨论,做了一次现场的“MDT”。 临床实践篇第二部分由来自咸宁市中心医院的周剑教授担任主持。 由来自襄阳市中心医院的姚洋教授带来了《一例胆管癌转化治疗病例分享》。介绍了在MDT讨论后患者经新辅助治疗、手术、术后辅助治疗等一系列心路历程。 分享结束,由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李品东教授、杨盛力教授针对此病例提出了一些问题并分享了自己观点,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共同探讨临床新的诊疗思路。 临床实践第三部分由来自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刘俊丽教授担任主持。 该环节是由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罗秀萍教授带来的《一例肠癌综合治疗病例分享》。针对一例术后复发且多发转移的直肠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过程及心得做了详细阐述,并对患者下一步治疗方案提出了疑问。 分享结束后,由来自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赵磊教授、唐境教授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与见解。在充分讨论的过程中,对患者下一步的治疗方案给出清晰的规划与指导。 至此,大会也接近尾声,由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刘红利教授针对会议内容进行总结,刘红利教授对参与本次大会的嘉宾表示衷心的感谢,对本次台前幕后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给予极高的肯定。刘红利教授说到医学从不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希望各位专家朋友们能够在本次会中有所收获,为广大肿瘤患者们带来更多的生存希望,期待与各位专家朋友们来年再相聚! 稿源: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专委会
2023年3月25日,由湖北省抗癌协会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承办的“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专委会消化道恶性肿瘤精准治疗策略探索专家交流会”圆满举行。紧跟上一期线上交流,又一场高质量的线下学术盛宴向大家呈现。会议邀请省内外消化道肿瘤领域众多知名专家共聚一堂,以理论基础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形式,深刻且生动,到会专家积极参与热烈讨论。 本次大会由省抗癌协会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专委会主任委员、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张涛教授担任会议主席。张涛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专委会作为消化道肿瘤医生学术交流的平台,会携手各位委员一同推动湖北省消化道肿瘤治疗的探索与发展,并向与会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希望能为大家提供高质量的学术盛宴,为学科发展贡献力量。 section Ⅰ理论基础篇: 大会主持:武汉协和医院刘红利教授、十堰市太和医院骆志国教授、国药东风总医院匡黎教授共同担任会议主持。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肿瘤中心邱红教授结合2023年ASCO最新进展就抗EGFR单抗维持治疗的优化治疗实践、抗EGFR单抗三线再挑战的地位、抗EGFR单抗治疗BRAF 突变mCRC的优化治疗实践等三个方面进行解读盘点。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林振宇教授结合理论基础及协和肿瘤中心临床研究数据就放疗联合免疫治疗在消化道恶性肿瘤应用进行解读,林教授提出大分割放疗联合免疫治疗模式介入时机、模式、先后顺序、剂量、免疫partner值得探索。 湖北省肿瘤医院徐慧婷教授从一线治疗在mCRC全程管理中的价值、RAS野生型mCRC一线优化选择、不同靶向顺序对生存结局的影响等三个方面解读RAS & BRAF 野生型 左半mCRC靶向全程管理策略。徐教授提出:mCRC治疗中能够选择的药物并不多,“药尽其用,合理布局”才能让患者最大化获益。 本环节共邀请十二位专家参与讨论:四川省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柏茂树教授、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何丽琳教授、襄阳市中心医院何忠时教授、十堰市人民医院喻雄杰教授、襄阳市中心医院龚伟教授、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黄乔教授、武汉市中心医院雷章教授、麻城市人民医院胡金敏教授、荆州市中心医院金志良教授、崇阳县人民医院雷宏武教授、随州市中心医院张东升教授、黄石市中心医院张光林教授等就会议预设的话题:基于既往以及本次ASCO GI新数据,结合2023年新医保政策,如何看待EGFR单抗在维持治疗和再挑战治疗中的应用?基于目前BRAF V600E突变mCRC的治疗进展,如何看待EGFR单抗联合BRAFi的应用前景?RAS&BRAF野生型左半mCRC患者,最佳的靶向治疗顺序和全程布局?临床实践中,对于暂未取得RAS 基因检测结果的患者,如何选择治疗方案,是否暂单纯化疗一个周期?大家激烈讨论,各抒己见。 sectionⅡ临床实践篇: 大会主持: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魏永长教授和鄂州市中心医院金军教授共同担任会议主持 湖北省肿瘤医院樊利芳教授就“液体活检在结直肠癌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为主题进行报告,樊教授提出ctDNA在结直肠癌早筛、术后复发风险评估、辅助化疗、一线治疗以及后线耐药动态监测等过程中都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术后和辅助治疗期间ctDNA阳性提示复发转移风险高,且ctDNA的动力学特征与DFS率相关;ctDNA在治疗过程中是动态变化的,持续ctDNA清除与良好的预后有关;ctDNA 中的RAS状态与接受抗 EGFR 抗体Rechallenge治疗患者的临床结果显著相关。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张道明教授分享一例肠癌肝转移治疗病例,充分展示MDT多学科诊疗在晚期结直肠癌中的价值,给患者带来更好的生存获益。 本环节共邀请七位专家参与讨论:黄冈市中心医院霍丹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林丹丹教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张小丽教授、阳新县人民医院徐辉照教授、十堰市太和医院明帮春教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王文博教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罗利琼教授就病理检测和实战病例热烈讨论,积极发表个人见解。 大会主席张涛教授就本次大会总结,张教授提出,大家在热衷于临床工作的同时也要留出时间和精力在科研工作,本着一个研究解决一个临床问题的原则,临床工作需要和科研工作齐头并进。本次会议的圆满成功,感谢各位讲者积极用心准备课件,感谢会议的主持和嘉宾热情参与,积极讨论,感谢后台工作人员的全程付出,并期待能够与湖北省各位消化道专家一起努力,共同进步! 稿源: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专委会
湖北省抗癌协会 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肿瘤医院/武汉市洪山区卓刀泉南路116号 电话:027-87670019 E-mail:guanhj3@163.com
鄂ICP备19003833号-1 技术支持:京伦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