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心理专业委员会
成员名单 (2019-2023)
荣誉主任委员:周晓艺
主任委员:胡建莉
副主任委员:褚 倩、吴耀贵、邓 涤、周亚娟、舒诚荣
秘书:杨盛力
常委:胡德英、郑永法、王惠芬、陈阳阳、吴新、冉瑞智、龚志敏、骆志国、佐志刚、郭 蓉、卢驰、刘佳琪
委员:代艺、孙丽、熊静、黄燕华、韩娜、曾凡、罗瑞君、朱雪梅、谭冬梅、王华、王伟星、王珊、杨钧媛、王群、王国华、黄早早、
王清睿、殷学惠、魏明琴、何莎、蔡志强、刘俊、储音越、朱晓东、徐海平、严龙君、张华萍、周启志、柯珂、罗顺祥、郭俊
莺啼燕舞春光好,碧水潺潺万物欣。为进一步深化肿瘤防治知识的普及,增强民众的健康防护意识,并营造积极向上的科学教育环境,2025年3月23日,在京山县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付佳佳的精心组织和安排下,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心理学专委会常委兼秘书杨盛力副教授携团队再踏科普新征途,在京山县人民医院肿瘤科成功举办了一场以“如何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中做好健康科普”为主题的科普指导讲座。 讲座伊始,杨盛力副教授以“健康科普的价值与使命”为切入点,结合国家卫健委最新发布的《健康科普工作指导意见》,系统阐述了科普工作对于提升公众健康水平、加速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他指出,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现状下,基层医护人员不仅是疾病治疗的执行者,更应成为健康知识的传播者。面对繁重的临床任务,如何高效开展科普工作?杨盛力副教授细致剖析了临床医护人员在科普实践中遭遇的瓶颈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创新解决方案,包括建立科普素材库、优化科普内容设计、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科普效率等,为在场的医护人员提供了一套既实用又高效的科普工作策略。 讲座现场,京山县人民医院肿瘤科副主任段梅梅、妇产科蔡容霞副主任医师就基层医院医护工作者如何开展健康科普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医护人员们深受启发,纷纷表示杨盛力副教授的分享如同一股春风,不仅为他们打开了科普工作的新思路,也激发了他们利用业余时间投身科普事业的热情,并将以此次讲座为契机,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实践科普技巧,让肿瘤防治知识惠及更多群众。 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也将继续深化科普教育的广度与深度,探索更多元化的科普路径,力求将科学、精准的肿瘤防治信息,以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传递给每一位需要的人,共同为构建健康湖北、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稿源: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心理学专委会 校对:管会君 审核:王惠芬 请关注湖北省抗癌协会微信公众号
阳春三月,百花争艳。在这个春意盎然、万物复苏的季节里,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心理学专委会于2025年3月2日成功举办了第十期基层科普调研与科普下乡活动。本次活动以“深耕基层科普,共筑健康防线”为主题,旨在进一步推动肿瘤防治知识的普及,提升基层医护人员科普能力,为全民健康贡献力量。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心理学专委会常委兼秘书杨盛力副教授携团队出席,与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党支部、仙桃市护理质控中心等16家医疗机构,50余名医护人员共话科普实践新路径。 活动伊始,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党支部组织委员张红霞主持,详细介绍了本次活动的目的、流程、授课专家及与会人员,并表示此次活动不仅为医护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更将助力仙桃市各级医疗机构科普工作迈上新台阶。随后,杨盛力副教授以“如何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中做好健康科普”为题展开专题讲座。他结合多年实践经验,从“研究型科普”“精准型科普”“创新性科普”“交叉型科普”进行了深入分享,强调基层医护人员需善用碎片化时间,将专业医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并通过线上线下、短视频、图文手册等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他特别提出基层科普是健康科普网络中重要的一环,如何打通健康科普进乡村的最后一公里仍然任重道远。“科普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医患共情的纽带。”杨盛力副教授的精彩发言引发全场共鸣。 仙桃市护理质控中心主任、市一医护理部主任何丽从临床护理工作视角出发,探讨了肿瘤患者心理护理与科普结合的实践路径。她指出,护理人员身处临床一线,应主动承担科普责任,通过床边宣教、患教会、康复指导等方式,帮助患者及家属树立科学抗癌信心,并呼吁多学科协作,通过“融合+辐射+共享”特色科普模式,让科普融入延伸护理服务中。 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党支部书记、质量管理办主任王亮分享了医院近年来党建引领,为民办实事,在基层科普中的探索与挑战。他介绍,通过“医心向党,科普为民”活动的开展取得一定成效,但覆盖面较局限,未来计划联合乡镇卫生院构建“市—镇—村”三级科普网络,将肿瘤防治知识下沉至最基层。 活动现场互动热烈,医护人员围绕“如何平衡临床工作与科普创作”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杨盛力副教授建议采用“大学生快乐科普驿站”的运行模式,鼓励形成或加入科普团队,成员分工合作,为基层科普实践提供了新思路。活动尾声,全体参会人员合影留念,镜头定格下这个温暖瞬间,为本次科普之行画上圆满句号。 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心理学专委会始终秉持“科普为民,健康同行”理念,通过持续深耕基层,将科学的肿瘤防治知识播撒至每一寸土地。未来,专委会将继续探索多元化科普模式,携手基层医疗机构,为构建健康中国谱写新篇章! 稿源: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心理学专委会 校对:管会君 审核:王惠芬 请关注湖北省抗癌协会微信公众号
二月春风拂面来,万物复苏生机然。为持续推动肿瘤防治科普工作的深入发展,提升全民健康意识,营造更加浓厚的科学文化氛围,2025年2月21日,在湖北省抗癌协会理事、湖北省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黄石市中心医院腹盆肿瘤内科主任唐昃主任的精心组织和安排下,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心理学专委会常委兼秘书杨盛力副教授携团队再启新程,于黄石市中心医院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健康科普指导活动。 交流会上,杨盛力副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围绕“如何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中做好健康科普”这一主题,展开了一场启迪智慧、激发热情的演讲。他首先回顾了近年来国家层面对于健康科普工作的高度重视与政策支持,强调了在“健康中国”的战略背景下,科普工作对于提升全民健康素养、促进疾病预防与早期干预的不可替代作用。随后,杨盛力副教授深入剖析了基层医护人员在科普实践中面临的种种挑战,以及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突破这些挑战,通过科普创作指导、精选科普议题、运用多元化科普工具、探索高效科普模式等多个维度,为现场医护人员提供了一套全面而实用的科普工作指南。 杨盛力副教授还结合自己创建的“大学生快乐科普驿站”项目,分享了一系列成功的科普实践案例,鼓励医护人员要敢于突破传统框架,利用新媒体平台,如短视频、直播、社交媒体等,打造多元化、互动性强的科普内容。他强调,科普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的共鸣,要通过生动的故事讲述、贴近生活的案例分析,让科普知识更加接地气、入人心。同时,他呼吁大家要深入基层,倾听患者的真实需求,量身定制科普计划,确保科普工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活动现场,春意融融,医护人员们被这份对科普事业的热爱与执着深深感染。他们纷纷表示,杨盛力副教授的分享如同一股清流,不仅拓宽了他们在肿瘤心理学与肿瘤健康科普领域的视野,还激发了他们在新的一年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创新的方式投入到科普工作中的决心。 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在新的一年里,将继续深化基层科普调研与科普下乡活动,不断探索科普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力求将科学的肿瘤防治知识以更加生动、有趣、易于接受的方式传递给每一位基层群众。 稿源: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心理学专委会 校对:管会君 审核:王惠芬 请关注湖北省抗癌协会微信公众号
2025年2月4日,第26个世界癌症日,今年的主题是“因独特而团结”。消化系统肿瘤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是隐藏在身体深处的“健康杀手”,为了普及消化系统肿瘤防治知识,提高公众养成健康的饮食与生活习惯,降低患癌风险,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心理学专委会和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党支部于2月6日联合举办了“医心向党、科普为民”线上科普活动。本次活动围绕公众关注的消化道肿瘤的防治等话题采用通俗易懂的问答方式详细解答,让广大听众受益。 科普惠民,党员先行 首先,仙桃市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就广大听众朋友关注的消化系统肿瘤的常见类型、症状及预防等知识向专家提问。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党支部书记、质量管理办公室主任王亮同志指出,消化系统肿瘤主要包括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胰腺癌等。这些肿瘤的早期患者往往没有明显的典型症状,当出现明显症状时,病情可能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会出现不明原因消瘦、腹部隐痛、排便习惯的改变、消化道出血等。这些肿瘤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重在预防,要合理膳食、戒烟限酒、积极治疗慢性炎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当的运动和心情舒畅,可以制定个体化筛查方案,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接着记者就消化系统肿瘤常见的病因、治疗等问题连线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心理学专委会秘书兼常委、武汉协和医院肿瘤中心副教授、湖北省科普大使,“大学生快乐科普驿站”团队创始人杨盛力教授。杨教授指出接种乙肝疫苗可有效预防HBV的感染,避免长期大量饮酒、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肝脏疾病,减少接触黄曲霉毒素等致癌物质,避免食用霉变的食物。以减少肝癌的发生风险。关于胃癌的预防首先是养成健康生活习惯,避免长期熬夜和暴饮暴食,减少盐和脂肪的摄入,避免长期食用高盐和高脂肪食品,适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和免疫力。保持心情愉快,及时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降低胃癌的发病率。对于已经患有胃息肉、大肠腺瘤等消化系统疾病的人群,应该积极治疗这些疾病,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疑病变。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来说,首先要保持积极的心态,配合医生的治疗。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具体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来制定。 最后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心理专委会委员、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党支部组织委员、科研教学管理科张红霞同志针对肿瘤患者及家属由疾病原因引起的失眠、心理疏导、如何回归正常生活等做了详细的讲解。 上下联动,广泛传播 本次的“医心向党、科普为民”行动,专委会与基层医院党支部联动在广播电台开展的科普活动适合各类听众朋友,是专家下基层科普的一种便捷有效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是“防癌护爱 云上医讲”活动的延伸,有利于老年人及弱势群体能同步得到专业的肿瘤防治科普知识,本活动将持续开展,将更多科普知识传送到千家万户。 稿源: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心理学专委会 校对:管会君 审核:王惠芬 请关注湖北省抗癌协会微信公众号
2025年2月4日,第26个世界癌症日如期而至。今年的主题是“因独特而团结”,强调癌症治疗中的人性化护理,将患者置于医疗保健决策的中心。为了普及癌症防治知识,提升公众对癌症的认知,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心理学专委会和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生快乐科普社团联合举办了“防癌护爱 云上医讲”线上科普活动。本次活动邀请了多位医学专家,围绕癌症防治、心理护理、饮食健康等话题展开深入讲解,吸引了10.4万观众在线参与。 开场致辞:因独特而团结,共抗癌症 活动伊始,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心理学专委会主任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胡建莉教授发表了开场致辞。她指出,癌症患者不仅仅是疾病本身,更是有情感、有希望的个体。以人为本的癌症护理模式要求全面聆听患者的声音,尊重他们的选择,让他们参与到治疗决策中。胡教授强调,科学的预防、早期的筛查、规范的治疗和人性化的护理是抗击癌症的关键。她呼吁全社会共同努力,为癌症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和温暖。 逆流而上,正念抗癌:压力与癌症的关系 在活动的第一个科普环节,武汉协和医院肿瘤科主管护师于丰老师围绕“逆流而上,正念抗癌”这一主题,详细讲解了压力与癌症的关系。她指出,长期的压力不仅会破坏正常细胞的DNA,还会削弱免疫系统,增加罹患癌症的风险。于丰老师介绍了“正念”的心理学方法,强调通过正念练习可以帮助患者缓解压力、增强免疫力、改善生活质量。她详细讲解了正念行走、正念呼吸、正念饮食和正念冥想等练习方法,并分享了多个临床案例,展示了正念在癌症患者康复中的显著效果。 肿瘤患者过年怎么吃:科学饮食助力康复 在“肿瘤患者过年怎么吃”环节,当阳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护士长杨莉老师为观众们提供了科学的饮食建议。她首先破除了常见的饮食误区,如“发物”禁忌、汤的营养误区以及节食对抗肿瘤的错误观念。还介绍了四大核心饮食原则:优质蛋白、粗细搭配的主食、彩虹蔬果抗氧化以及少油盐糖的清淡烹饪方式。她特别提醒肿瘤患者在过年期间要注意饮食的均衡和多样化,避免高糖、高盐、高脂肪的食物,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确保身体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 肿瘤防治核心科普知识:早干预、早筛查 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心理学专委会常委兼秘书、武汉协和医院杨盛力副教授在“肿瘤防治核心科普知识”环节中,详细讲解了癌症的预防和早期筛查。他指出,癌症的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但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早期筛查,可以有效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杨博士提出了三道“城墙”来预防肝癌:第一道是接种乙肝疫苗,远离烟酒和霉变食物;第二道是加强筛查,尤其是对于乙肝、丙肝感染者和肝硬化患者;第三道是通过手术、放疗、免疫治疗等手段对抗肝癌。 他特别提醒观众,癌症筛查与常规体检不同,筛查应针对高危人群进行,如家族中有癌症病史的人群。还介绍了常见的筛查方法,如低剂量CT、胃肠镜等,并提醒大家不要过度依赖PET-CT等昂贵的检查手段。 结语:健康是最大的财富 本次“防癌护爱 云上医讲”活动不仅为观众带来了丰富的癌症防治知识,还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用的建议,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癌症,树立科学的防癌抗癌观念。癌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希望。让我们携手共进,以知识为盾,以爱为剑,守护每一个生命的尊严与希望。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癌症防治工作将取得更大的进展,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与光明。 稿源: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心理学专委会 徐小婷 校对:管会君 审核:王惠芬 请关注湖北省抗癌协会微信公众号
湖北省抗癌协会 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肿瘤医院/武汉市洪山区卓刀泉南路116号 电话:027-87670019 E-mail:guanhj3@163.com
鄂ICP备19003833号-1 技术支持:京伦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