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我省胃结直肠肿瘤领域成果的交流,为广大从事胃结直肠肿瘤临床、基础研究的专家同道提供大型学术平台,2024年6月15日在武汉成功举办了“湖北省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 2024 年学术会议暨武汉大学胃结直肠肿瘤精准诊疗学术会议”。 湖北省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胃肠外科首席专家熊斌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并致开幕词,向一直致力于胃肠恶性肿瘤防治的专家致敬,并对长期以来关注并支持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胃肠外科、给与武汉大学胃结直肠肿瘤精准诊疗学术会议热切关心和大力支持的各位专家、同道表示衷心的感谢。 一、胃结直肠肿瘤诊疗进展专题报告 学术会议专题报告分别由湖北省抗癌协会胃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童仕伦教授、狄茂军教授、吴剑宏教授、熊治国教授、王辉教授和常委龚光伟教授、何志军教授、袁又能教授主持,邀请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胃肠外科科主任冯茂辉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王桂华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邱红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马虹教授、十堰市太和医院刘焱伟教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彭春伟教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杨肖军教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蔡小鹏教授等多位省内著名胃肠肿瘤专家分别从机器人胃癌根治术、胃癌诊疗进展、2024年CSCO胃癌指南更新解读、晚期结直肠癌的免疫治疗进展、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手术经验分享、保留与不保留幽门的远端胃癌幽门上下区淋巴结清扫、胃结直肠恶性肿瘤腹膜转移癌的综合防治研究、吲哚菁绿引导的荧光腹腔镜在结直肠恶性肿瘤中的应用等多个热点议题开展了精彩的学术汇报,广泛交流临床实践新进展、新理念。来自各地的专家和胃癌专委会的委员孙建华教授、庞典付教授、张松柏教授、陆艳军教授、陈爱军教授、廖晓峰教授、肖飞教授、郑刚教授对会议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纷纷表示获益匪浅。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冯茂辉教授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本次会议精选议题,充分展示了当前的胃结直肠肿瘤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更好的为广大肿瘤患者提供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全程诊疗服务,共同推进湖北省胃肠肿瘤防治事业。 二、湖北省抗癌协会胃癌专委会全体委员工作会 学术会议结束后,召开了湖北省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全体委员工作会。首先由湖北省抗癌协会王惠芬秘书长致辞,王惠芬秘书长表示,湖北省抗癌协会胃癌专委会自成立以来,在熊斌主委的带领下,始终坚持以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专科联盟、对口支援、百城行等系列活动,通过学术汇报、手术帮扶、义诊科普等形式,在地市级医院普及、推广胃结直肠肿瘤规范化诊疗技术、理念,坚持医疗资源下沉、医务人员下沉、教育资源下沉,着力提升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效能,积极推进分级诊疗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获得了湖北省抗癌协会2023年度先进专委会三等奖的荣誉。胃癌专委会秘书彭春伟代表熊斌主任委员从医疗服务、学科建设、科研协作、学术交流等方面,总结了上一年度专委会各项工作,向与会人员汇报了湖北省胃癌专委会近年来的发展情况。随后副主任委员童仕伦教授、吴剑宏教授等和与会委员热烈讨论了未来工作计划:(1)胃癌根治术的规范化推广,(2)胃癌综合治疗理念的更新,(3)胃癌诊疗等。 三、湖北省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党小组成立会 根据湖北省抗癌协会党建工作要求,湖北省抗癌协会胃癌专委会同期还召开了党员大会,与会党员投票选举了湖北省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党小组成员,党小组组长由主任委员熊斌担任,组织委员由副主任委员吴剑宏担任,宣传委员由常务委员兼秘书彭春伟担任。 党小组成立后,由组长熊斌教授发表党小组成立讲话,并邀请湖北省抗癌协会王惠芬秘书长开始第一堂党课,她带领党员们一起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详细解读了《条例》修订的重要意义和主旨要义。并结合《条例》与湖北省卫健委社团管理规范,重点梳理、学习社团活动中学术会议的组织与管理、学术会议审批、学术会议经费管理、专家取酬管理办法等与专委会管理相关的条款,她也强调协会将加强对各专委会各项活动的会前、会中和会后监管,各专委会的学术活动实行主委负责制,协会秘书处将协助和指导各专委会合法、合规、有序、持续的开展活动。 稿源:湖北省抗癌协会胃癌专委会 彭春伟 请关注湖北省抗癌协会微信公众号
2020年的春节,注定是所有中国人一个永生难忘、刻骨铭心的记忆。在这个病毒肆虐、愈感冷清的日子里,每一个人都深感惶恐焦虑,更多人想到的是怎么远离病毒,保护好自己和家人。 可就在这个危难时刻,有一群人却为了保护人民的安危,义无反顾地挺身而出,成为遏制病毒、呵护生命的“守护神”。他们舍身忘险,奋战在救护一线,把生的希望带给患者,毅然决然向死神宣战,用崇高的医德守护着生命的璀璨。他们是“最美逆行”的白衣战士,这其中,就有奋战在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冠病救治一线——我的爱人郑建强。 疫情就是命令。农历除夕刚过,作为一位有着22年丰富临床经验的胃肠外科专科主任,他将身患癌症的父亲、刚做完腰椎手术的妻子和即将参加今年中考的女儿撇在身后,主动请战,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抗疫救治一线的战斗中。 发热门诊收治量大、工作强度高。面对错综复杂的病情,郑建强认真学习、深入解读不断更新的新冠肺炎诊疗指南,和同事们一起,真诚、耐心地收治每一位患者,同时,积极指导从乡镇卫生院来院支援的基层医师准确研判病情,详细询问患者近一月余的流行病学接触史,完善相关检查,判定是否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患者,排除可能后,还要指导患者得到可靠的处理,详细记录患者的各项资料,并多方联系患者就诊后的去向,协调车辆转运至酒店隔离点、基层卫生院、定点医院隔离病区等事项,做好登记与上报以备随访追踪,做到不漏掉每一个疑似患者,把传染的风险降到最低。 2月24日晚上,一位81岁的孤寡耳聋伴焦虑症的发热老人由120接回发热门诊就诊,因患者多年严重听力障碍,交流困难,病情询问十分艰难。郑建强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一边不厌其烦的贴近老人耳边询问,一边用笔和纸同老人交流,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及心态。该患者为孤寡老人,无人陪诊、身无分文,且无可联系的亲人。对此,郑建强及时上报院领导,为患者开通了绿色通道,免费完成相关辅检及诊断,考虑系原有慢性气管炎肺气肿合并普通感染所致发热,初步排除了新冠肺炎可能。他多次同患者耐心沟通安抚,消除恐惧心理,制定合理治疗方案,并联系车辆及时将老人送往当地卫生院住院治疗。老人离开时感激不尽。 面对焦虑、恐慌并伴有其他疾病的患者,作为医生,郑建强还要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一艾滋病合并发热的患者由外院送至发热门诊就诊,经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及阅读肺CT片后,初步排除新冠肺炎。因患者艾滋病的特殊性,医疗机构及隔离点都存在畏惧情绪,患者也有自卑、被歧视的心理,患者的去向成为棘手的问题。郑建强逐一向各级领导汇报请示,多次耐心同接收医疗机构沟通,联系车辆转运,最终将患者妥善安置住院治疗。 医务人员全身穿戴防护用具,白班、夜班快速轮替。为了减少上厕所次数,节约防护用品,郑建强和同事每天尽量控制少吃、少饮水甚至不喝水,这些对他们的体力和精力都是严峻的挑战,但他从未有任何怨言。遇到夜班, 往往从下午五点接班,一直不间断的接诊,直至凌晨二点才有喘气机会,此时脱下密不透气的防护服,取下眼罩,里面的衣物全部湿透,脸颊上勒出深深的压痕和水疱,汗水不停的往下滴。经过简单的擦拭和短暂的取暖器烘烤后,就再次穿上防护服投入到下半夜的工作中,直至第二天早上八点。 每一轮夜班下来后,他在隔离酒店休整一天后,又主动加入到医院抗疫物资保障志愿者活动中,帮忙卸载转运物资,为医院后勤保障贡献力量。自投入这场战疫至今,郑建强一直没有回过家。 疫情严峻,物资短缺。面对防护物资紧缺,郑建强一边抗疫,一边联系自己身边的亲朋好友寻求支援。他在上海工作的表弟看到信息后,第一时间与他联系,将价值近万元的2台低温等离子动态空气消毒机捐赠给了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 作为他的爱人,我也动员所有关系来寻求帮助。让人非常感动的是我的好几个客户,甚至一面之缘的朋友都纷纷伸出援手。一名远嫁台湾的客户苏女士主动联系我,说孝感是她的故乡,一定要尽绵薄之力,自己不方便汇款,便拜托我帮她捐赠了600元,通完话后立即微信转账给我。我的另一个客户张女士,来电询问市一医院账号,表达了捐款意愿。凡人善举,小我大爱,汇聚成一股战胜疫情的磅礴力量。 一直向往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郑建强,在抗疫一线期间,再次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真诚地表达了向党组织靠拢,疫情不退,不下火线的坚定决心。2020年3月2日,他被批准火线入党,在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新院区隔离病房,他面对党旗庄严宣誓,实现了多年夙愿。 我敬佩抗疫一线的每一位白衣战士,但我更崇拜我的爱人。在朋友发来的照片中,我一眼认出了全副武装站在风雨里,神色凛然的你,不是因为你是我的丈夫更熟悉,而是那不合时宜的皱纹。这些年,我已记不清当医生的你们吞下多少委屈,奉献出多少爱心。而作为你最亲近的人,一位普通医生的家属,在这样隐忍与奉献中,我慢慢了解“医者仁心”的真谛。我曾经不理解你和你的同事们常常舍弃小家温暖,义无反顾。而这次,似乎全明白了,没有小家的成全,哪有大家的安宁。看着你们站在风雨中的样子,突然觉得好帅,敬意油然而生。 而作为你的妻子,我知道,换位思考是你历来的处事风格,认真负责是你一贯的工作作风,以身作则是你坚持的人生信条。这也是你身上最吸引我的地方。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有很多的医务人员为了他人的安危而不顾自己的安危,为了“大家”而舍弃了“小家”,不分昼夜奋战在阻击疫情的一线,有的甚至被病毒感染献出了宝贵生命,这种家国情怀是何等的可贵呀!请相信:作为你的妻子,同是一名共产党员,我将全力支持你战胜疫情,照顾好家人,绝不会拖你后腿,并在内心默默祈祷你早日凯旋归来,我们一起共享春暖花开。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在自媒体这么发达的年代,我既没有微博,也没有发微信朋友圈的习惯。但在发热门诊的这段日子,我思量再三,还是选择了用文字记录下点点滴滴。因为这是一场不应被忘却的战役,而我选择在战役最开始的时候就冲在最前线。我想,我应该让自己记住,无论何时我都可以骄傲的说,我做了一个党员该做的选择,做了一个医生该做的事情! 2020年1月15日,还在大悟县人民医院对口支援的我,接到了医院医务处的电话,希望我能在20号开始到发热门诊上班,征求我个人意见。在当时的情势下,医院内部已经有很多消息,让大家隐隐感到不对。但在没有非常明确消息的情况下,发热门诊会面对什么样的病人,有多大风险,大家心里都没底,是公认风险最高的门诊。那时还没有所谓的“一线”,有的只是不确定和未知。但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治病救人是我的天职,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同意! 2020年1月19日,我和二十余名同事在门诊13楼接受了培训,其中包括我们科室的护士周俊。培训围绕着防护、诊断、治疗开展,但对我们医务人员而言,更大的刺激是发现很多流言是真实的。发热门诊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 2020年1月20日,这是我在发热门诊的第一个小夜班。在门诊肖护士长的指导下,第一次穿上了防护服,必须承认,那一刻内心有点忐忑。不是对疾病的忐忑,而是担心自己第一次坐诊,会处理不好病人。流程很清楚,接诊、检查、看结果、请会诊、按会诊意见处理。接诊的病人年龄跨度很大,从八十多岁的老年人到十八九岁的青少年;发病症状也多有变异,从严重的呼吸困难到单纯的咽痛均有。每一个病人都让人印象深刻,有从武汉去哈尔滨后在那发病,当天赶回来武汉就诊并出现胸闷的一个年轻女性患者;有家属带着就诊的残疾人患者;有我院确诊的护士;有感染的军嫂;有晕倒急救的大妈……。而且大部分病人血常规和CT检查都有问题,符合病毒性肺炎的表现,但最大的问题在于病人实在是太多了,无法全部住院。看着无法满足的人群开始躁动,看着保安在努力而无奈的用喇叭维持着次序,面前闪过病人一张张焦虑的脸庞,耳边听着病人一句句焦急的呼喊,虽然有所准备,可我还是被深深的震撼了,但做一个医生,一个党员,我必须以专业的态度做专业的事。调整自己心态后认真看好每一个焦虑地等待诊断的病人,弄清每一个检查结果,嘱咐每一个居家隔离治疗的病人,劝阻每一个在这大吵大闹的病人。本该23:00下班一直持续到凌晨1:30,虽然辛苦,但能帮助这么多病人,还是无怨无悔。而在我下班时,我看到门诊办公室曹主任还坚持在发热门诊协调工作,则让我心生感动:病人虽多,但在一群无畏的医务人员面前,战胜疾病是必然的! 2020年1月22日,这天的班调整了好几次,最终在下午5点确定了:当晚武汉市第七医院开诊,发热门诊上夜班。这是疫情正式发布公开定点医院后的初次开诊。我们到达的时候看到医院正在忙碌而有序的筹备着,院领导和我们一线人员一样都在现场。当晚看诊的病人基本上是从武汉市各地闻讯赶来的,有一个女孩已经在省人民医院确诊了,只是想来定点医院住院治疗,但却不知道今天的七医院只是开放发热门诊。悲哀的是她的妈妈也确诊了。类似这样的患者非常多,大部分都是想住院。那天晚上从22:30到第二天8:00,我一个人一共看诊100余人,我们却面临着无能做核酸检测、住院部没开无法住院、输液室有限的几大难题。我再一次深深地体会到了患者的无助,曾经多次被患者悲观的情绪深深感染无法自拔,一度不能继续看诊。但我想如果我作为医生都放弃希望了,那病人还能有信心吗?也是在那天晚上,病人告诉我武汉封城了…… 2020年1月23日费尽周折回到了住宿之地,手机上看到了头天晚上七医院人潮涌动的一张照片,还有一篇报道中是有一个年轻人描述自己诊治困难的经过,其中有一段话这样写道:晚上11点,我父母打听到七医院开始开放,我爸偷偷去帮我排队,排了很久,然后打电话叫醒我让我去看病,只为让我多睡一会。我很难受,让我爸赶快走,他不听。我赶到后逼他离开,他就躲在外面玻璃窗偷看我,我怎么赶都没用。最后进入七医院,医师说我是新型肺炎,但是试纸用完了,无法给我确诊,无法确诊就无法住院,让我自行回家隔离。我说我就这么回去吗?年轻医生用很平静和很抱歉的眼神看着我,说我比你心情更难受,因为我见了很多,但是却帮不上忙。 我把七医院晚上门诊的图片和这篇报道截图后发给我爱人,我说,这是我看过病人最多的一次门诊,病人口中的那个年轻医生就是我,我当时真的是难受,现在看到这报道,更难受。她说,医生的出现对病人而言就是一种帮助,你选择在这种特殊时期去发热门诊,已经是一种信心,那么多病人都遵从了你的医嘱,说明病人是相信你的,你要对得起病人的信任,即使他们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 是的,困难是暂时的,相信党和政府的决策,一心一意做好我作为一个医生该做的事:治病救人,缓解病人的痛苦。 随后的日子越来越步入正轨,党和政府积极应对疫情,在院领导的协调下,患者就诊条件逐步改善。在发热门诊中,我依然选择跟病人密切接触,只为尽可能听清楚他们的描述;穿上防护服就一直到结束,只为尽可能节省防护用具,哪怕是长达9个小时的夜班。无论是以前的白大褂还是现在的防护服,对于我而言,看病救人是不变的原则。我相信,只有自己不畏惧疾病,才能给以病人信心,才能给以合理的治疗,有医生的坚守,患者才能战胜疾病。 个人的困难、医疗资源的困难,确实有很多,但最苦的是病人和病人家属,他们才是最苦的人,但他们也是最坚强的人。无论何种情况,他们都选择相信医生,所以我们面临的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疫情开始后我没有去领过生活救援物资,因为我觉得总有比我更需要的人。在发热门诊上班后,我就开始自费在酒店住。到大年初二那天,酒店要停业关门了,彼时武汉封城,我也不知道何处能容身。幸运的是,一批热心市民主动帮我联系了酒店,免费提供入住。那一刻真的非常感动,病人在坚持,医生在努力,社会在行动,党和国家在统筹,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没有什么困难是过不去的…… 我无意成为什么英雄,只是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始终记得我是一个医生,在疫情面前我不能退缩,我还是一个党员,国难当头时我不能忘却自己的初心!只是内心对我的孩子还有一丝愧疚。我的爱人也是医生,也是党员,我俩已经长期没有回家住了,偶尔回去一趟也是为了拿东西。5岁的女儿问:爸爸,你已经好久没有抱过我了,为什么你还不能抱我呢?。我说:外面有很多病毒,很多叔叔阿姨都生病了,爸爸妈妈是医生,爸爸妈妈要去帮助他们,去给他们治病。她点点头说,嗯,生病的时候就要找医生看病,医生爸爸和医生妈妈去帮别人治病,打败病毒怪兽!不满3岁的儿子一脸严肃的跟着说:那打败了就可以回来陪我们了吗?女儿转过头很认真的对他说:那当然了,到时我们就一家人在一起了!随后两个人欢呼雀跃……看着他们懂事的样子,我和爱人对视一眼,感谢孩子的理解,理解我们的责任感,理解我们的使命。但我们无法陪着孩子在线学习,无法完成老师的在线作业,我们只能对他们说一声对不起,我们只能以身作则,用自己的担当来教育他们:医者仁心,疫情当前,舍我其谁?! 彭春伟: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胃肠外科
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武汉爆发。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胃肠外科姜毅楠医生正在美国做访问学者,他在美国向武汉捐款,并筹集防护物资寄往医院,支援抗疫一线。随着疫情的迅速蔓延,抗疫一线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姜毅楠医生毅然决定中断学业,辞别在美国的妻儿,回国参加抗疫。当时武汉正在封城,进出武汉的交通关闭,中美之间很多航班停飞,回国十分困难。姜毅楠医生说:“我有很多理由可以不回去,也不会有人苛求我回去,但是我必须回国参加抗疫,否则会留下终身的愧疚和遗憾!因为我是一名医生,武汉才是我的战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不能在家乡人民最困难的时候置身事外;我是一个父亲,我希望立志学医的儿子将来能够骄傲的说我爸爸参加了这次战斗!” 经过三次改签终于订到机票,中转三趟航班、一趟汽车、一趟火车,历时60个小时,跨越14个时区,经过重重防疫关卡,姜毅楠医生终于在2020年3月5日到达武汉。他第一时间向医院递交了请战书,要求去抗疫的一线。姜毅楠医生说:“有人说我是最美逆行者,其实我只是千千万万逆行的医务工作者中的普通一员。我不敢当最美,顶多是最远吧。” 随后,姜毅楠医生被派往发热门诊支援,他穿起了防护服,投入到了抗击疫情的战斗。他说:“虽然武汉已经熬过了最艰难的时期,但是胜利还没有到来。我会竭尽全力完成抗疫任务,不忘初心,不负使命!” 姜毅楠: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胃肠外科
11月8日至9日,由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胃癌外科联合湖北省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19年武汉大学胃结直肠肿瘤精准诊疗东湖高峰论坛”在楚天粤海国际大酒店顺利召开。来自全国各地三百余名胃结直肠肿瘤诊疗领域的同仁参加了会议。 大会诚挚邀请了芝加哥大学的Mitchell Posner教授、日本癌研有明医院布部创也教授以及来自全国胃结直肠肿瘤领域的多位学科带头人、专家。大会围绕胃结直肠肿瘤的微创外科治疗、防治策略等多个议题进行切磋与交流,为参会同仁们带来一场学术饕餮盛宴。胃肠外科科主任、大会主席熊斌教授和湖北省抗癌协会吴新红秘书长为大会致开幕词。 熊斌教授、吴新红秘书长致辞 在专题报告专场,来自武汉同济医院的龚建平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周总光教授、芝加哥大学的Mitchell Posner教授、武汉协和医院的陶凯雄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世纪坛医院的李雁教授等多名专家、学者在大会上分享了胃结直肠肿瘤综合诊治的发展历程、介绍学科领域最新进展、指导胃结直肠肿瘤外科规范化及个性化治疗策略以及各自在胃肠外科诊疗实践工作中积累的经验、体会和思考。 在手术技巧演示专场,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黄昌明教授、日本癌研有明医院的布部创也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许剑民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李国新教授、西南医院的余佩武教授、熊斌教授及其带领的手术团队分别为与会者演示了荧光腹腔镜胃癌根治术、4k腹腔镜胃窦癌根治术、机器人辅助直肠癌根治术、3D单孔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机器人辅助胃癌根治术、3D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展现了精湛娴熟的手术技巧。 大会以国际化视野和前瞻性交流合作为目标,专家们用精彩专题报告和手术演示,向与会者展示了胃结直肠肿瘤外科前沿理念和手术操作技巧,让与会者收获满满。此次大会的成功召开,加强了相互交流,将进一步推动武汉市和中南地区胃结直肠肿瘤诊疗学科的发展。
湖北省抗癌协会 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肿瘤医院/武汉市洪山区卓刀泉南路116号 电话:027-87670019 E-mail:guanhj3@163.com
鄂ICP备19003833号-1 技术支持:京伦科技